這是3月20日拍攝的黃山數字游民社區外景。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
新華社合肥3月27日電 題:中國引導數字游民更好參與鄉村振興
新華社記者郭晨、杜涓涓、呂巖昊
春天里,朱文靜正在“辦公桌”前準備開始小樹屋一天的工作,但她的窗外不是鱗次櫛比的寫字樓,印入眼簾的是白墻黛瓦的傳統村落、綿延的青山和金黃色的油菜花田。“我辭去了在杭州的白領工作,很享受這種旅居狀態。”這位23歲的女孩說。
在中國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安徽省黃山市黟縣,當地打造了一個黃山數字游民社區,朱文靜和2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以一種旅居+辦公的方式聚居在此。
黃山數字游民社區坐落于一條小河邊,由當地一個釀酒工業遺址改建而來,通過一座百年老橋和大路相連,入口開在一條老街中。走入社區客廳,幾位年輕人圍坐在中央的長桌前,依靠在墻角的沙發上,暢聊著各自的人生故事與工作經歷,不時也有好奇的游客走進來打量和詢問這個新鮮的社區。來到后院,兩層樓的住宿區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青九宮格年旅舍。
3月20日,家教在黃山數字游民社區內,朱文靜在自己九宮格的電腦前工作。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
“我們這里有58個房間。”黃山數字游民社區發起人吳永澤說,成立不到一年時間里,社區陸續有近500人來此旅居。社區入住時會議室出租間最短2個星期,最長不建議超過3個月。“限制時間是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來體驗這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”
近年來,數字游民正在成為全球數字化發展背景下,人們追求平衡生活與工作的一種新方式。與此同時,如何利用好作為網絡經濟時代重要人才的數字游民,也成為了這個中國鄉村數字游民社區探索的方向。
“我們社區不僅是提供一個旅居的場所,更提供了一個青見證年之間跨專業交流、讓青年和鄉村發展之間雙向奔赴相互賦能的平臺。”吳永澤說。
“我想要投身屬于鄉村新青年的產業。”21歲的女生鄧雅文臨近大學畢業,她正在參與黃山市另一個鄉村數字游民社區的籌備,這個項目利用鄉村閑置房屋,目標是建設一個社區+小型威士忌工廠的模式。“我的父親支持我,他覺得我在這個項目中可以學習到人際交往、商業經營等非常多的新技能”。
周末的時光里,朱文靜總是比較忙碌,她現在是一名戶外旅行博主,并以此吸引顧客在黃山當地開展各類戶外旅游活動。朱文靜表示,這樣的生活方式,不僅收入有了保障,同時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,更重要的是也可以為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活力。
這是3月20日拍攝的黃山數字游舞蹈場地民社區一景。新華社記者 杜涓涓 攝
3月22日,在離黃山數字游民社區不遠的黟縣豐梧村內,一場由社區成員策劃的名為“國際鄉村電影營造季”活動拉開了帷幕。在此后的幾天內,社區成員們和海內外的導演們將在奧斯卡獲獎電影《臥虎藏龍》取景地宏村以及部分徽州古村落采風并拍攝短片,展現中國鄉村文化。
晚間的活動分享會上,導演和社區成員們聊自己的新劇本,相互間點評和幫助的同時,也探討著如何更好助力鄉村題材電影拍攝和鄉村文化振興。
1對1教學在中國,越來越多的鄉村正在吸引和利用“數字游民”資源。在云南大理古城周邊已聚集10多個“數字游民”社區品牌,聚焦藝術、數字創意等產業發展。在四川資陽仁里村,數字游民社區吸引了韓國青年來此開辦“村咖”以及互聯網人才旅居。在浙江麗水,當地發布了“支持數字游民發展八條措施”“數字游民旅居共創麗水計劃”,以數字游民作為切入口,讓更多人才、項目、創意留在鄉村、賦能鄉村。
黟縣團縣委書記、數字游民專班辦公室主任汪泓介紹,黃山數字游民社區的創立,不僅盤活了當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閑置資產,還從數字游民社區中衍生出電影社區、白鷗銀發青年社區、創生青年社區等主題功能,賦能社區和周邊發展。與此同時,當地政府出臺了支持數字游民共居共創政策,給予房租等生活補貼、創新獎勵等,引導數字游民更好參與到當地鄉村振興中去。
發佈留言